自动驾驶迈入协同创新 落地能力决定竞争格局

2019-11-01

  近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开幕,将展示智能汽车、智慧交通、万物互联网、5G通信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未来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着力促进融合创新,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建立面向未来的融合创新平台。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化时代。汽车产业与高性能计算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业界焦点。自动驾驶能够有效降低交通风险,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节省大量的社会时间成本、劳动力成本,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是汽车制造业及汽车出行服务的一次产业升级机会。据英特尔预测,自动驾驶产业未来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一时间,互联网科技巨头、大型传统车企、技术型创业公司各自依托自身优势纷纷切入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创业浪潮风起云涌。但自今年年初以来,自动驾驶因为高投入风险以及落地难的问题在资本市场遇冷,Waymo估值被下调40%、drive.ai宣布关闭办公室、激光雷达创业公司Oryx Vision宣布停止运营,自动驾驶寒冬期已来临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带领其“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完成中国多个自动驾驶量产项目的追势科技CEO马光林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是调整期比较确切一些。前期过热过快,自动驾驶生态系统内的各方关系竞争性上更强一些,调整期有助于各方对自动驾驶未来实现方式和实现路径达成共识,有助于行业形成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局面。

  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复杂多样,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场景、多行业。一方面需要传感器、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核心算法方面的高科技人才,以及科技公司快速响应、快速实现、快速迭代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熟悉汽车制造体系、质量管理规范、供应链管理、项目实施管理方面的人才,相互融合、协同创新才能推动自动驾驶的落地进程。因此,自动驾驶实现方式上出现了传统车企、科技公司、出行公司协作体的模式,有Waymo联合菲亚特克莱斯勒、Cruise联合通用和本田、Argo AI联合福特和大众、Uber ATG联合丰田、电装和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