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发开放步伐加快 外资持续做多彰显中国资产魅力

2019-12-02

  伴随着近年来MSCI指数、富时罗素指数、标普道琼斯指数先后扩容纳入A股,国内金融开发开放步伐持续加快,更多外资正“跑步”加仓中国资产,中国资本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做多”对象。同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11月26日收盘后,美国明晟公司(英文简称MSCI)今年对A股的最大一次扩容生效,当天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净流入A股的资金总和超过200亿元。今年以来,通过互联互通渠道流入A股的“北向”资金合计达到2739.18亿元。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伴随着近年来MSCI指数、富时罗素指数、标普道琼斯指数先后扩容纳入A股,国内金融开发开放步伐持续加快,更多外资正“跑步”加仓中国资产,中国资本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做多”对象。

  中国资产魅力十足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资产规模分别达到17685.54亿元和21840.75亿元,合计持有规模39526.29亿元,已连续4个月攀升,并创下历史新高。

  外资之所以看好中国资产,与中国资产自身吸引力不断增强密不可分。当前,A股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大投资潜力。其中,沪深300指数整体PE(市盈率)估值11.69倍,上证50整体PE为9.40倍,中证500中位数PE为25.82倍,远低于历史估值中位数。

  与此同时,与国际知名指数当前估值相比,A股低估值的优势明显。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估值为16.53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25.38倍,道琼斯指数为14.71倍,远高于上证50同期的估值水平。

  此外,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外资持续“扎堆”进入国内市场。

  “中国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外资青睐A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介绍说,截至目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665家,总市值为58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名。同时,A股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90个行业,在中国500强企业中,上市公司占到了70%,各项相关指标均反映出近年来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

  从投资收益看,外资的收入不菲。兴业证券统计显示,互联互通渠道从2014年11月份开通到2019年10月份,将近5年时间内累计净流入8600亿元,持股市值为1.22万亿元,累计收益率为42%。截至10月底,今年“北上”资金的收益率好于多数国内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