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扶贫藏雪茶”
2020-07-21
记者白玛央措 赵家淞
7月盛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境内,大片的野生藏雪茶树抽出枝丫,与玛柯河两岸翠绿的松柏,构成一幅错落有致的绿色油画。独特的藏式碉楼静静屹立在河边,见证着脱贫攻坚以来雪域藏乡发生的欣喜变化。
“我们从小就有喝藏雪茶的习惯,但从没想过家门口野生的茶树能挣钱。”班玛县灯塔乡要什道村党支部书记安子尕太一边除草,一边观察着茶树的长势,“现在班玛藏雪茶的名气越来越大,种植藏雪茶的人越来越多。”
据了解,藏雪茶是用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叶子加工而成。在我国,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至3500米的地区。班玛县就处在这一区域。
在政府推动下,藏雪茶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班玛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着力发展藏雪茶产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800万元,建起了集藏雪茶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班玛县藏雪茶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从2014年开始尝试人工种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从最初的100多亩茶树地发展到了现在1.85万亩优质茶园基地。”班玛县藏雪茶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井国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