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一小区爆发冲突 自住房主商品房主为拆墙开战
2018-01-16
一道铁门,在24小时之内,被推倒又被重新安装加固。门两边的,分别是来自北京朝阳区东坝乡“首开龙湖天璞”小区的商品房业主和自住房业主。1月12日,原本是自住房“首开龙湖学府苑”业主收房的日子,但之前业主们近半年的矛盾终在当日引发了一场冲突。

涉事的纠纷门两边,站了两排龙湖的保安
时隔三日,小区内的保安依旧处于高压状态,在那道纠纷门前,站着2排超过10位龙湖物业的保安。商品房已分别在2017年6月和9月交房,1月15日,网易财经在天璞家园小区内偶尔会看到有业主进出。而一门之隔的自住房学府苑小区颇为冷清,也许是工作日,也许是1月12日才交房,而交房率又不高的缘故,少有业主进出。

除了纠纷门,原本还有一个临时出入口,可以连通两个商品房和自住房小区,目前已经封上。
商品房业主:小区必须全封闭
“首开龙湖天璞”的北门一侧,是北京中学,这也是开发商配套建设的。一位商品房业主郑强告诉网易财经,这所学校,正是很多商品房业主当初购房的缘由——“学区房” 概念。
买房较早的郑强是2015年年底该项目一期的购房者,当时房价在6.8万/平方米左右。到了2016年上旬,价格已到7.8万。而对于后期的业主,购房价已近10万。多位商品房业主告诉网易财经,他们大多数是贷款购房,每月要还3万元至5万元的贷款,基本都是自住。他们颇为肯定地表示,购房时销售承诺会是两个小区,也会做好隔离。但目前,他们只有一张沙盘的照片予以侧面佐证。
有接近龙湖的人士告诉网易财经,当时商品房和自住房是两个销售系统。
郑强说,当初收房时,天璞家园是全封闭小区,人车分流,纠纷围挡彼时还有遮盖物,“是施工围挡,因为自住房那边还没完工,我们当时没看到是铁门栏杆。”
在商品房和自住房中间,是配套的幼儿园,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一位商品房业主告诉网易财经,小区幼儿园两边共享,“所以一开始我们还是希望欢迎新邻居,因为小孩以后可能都在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级。闹僵了孩子们以后也不好相处。”
郑强介绍说,在1月12日前一周,商品房业主们在院子中搭建了几个总共能容纳近200人的帐篷,准备了桌椅、热水等,希望能和前来收房的自住房业主门坐下沟通。但当天的变化让各方始料未及,双方业主对峙,互相都说了难听的话。自住房业主最终拆走了隔离的那道铁门。
1月13日上午,两边的个别业主再次发生冲突,商品房业主们自发地装上了新门并予以加固,“开发商和物业都知道”,一位业主介绍说1月12日矛盾爆发当天,自住房业主人数多于商品房业主。
这两件事后,商品房业主们的诉求,从坚决不打开隔离门,维持买房和收房时的现状,又增加了追究1月12日当天的暴力行为。
自住房业主:需保证容积率和绿化率
首开龙湖天璞的北门,目前只有商品房业主的门卡才可以进入。而自住房的业主,需要绕到另一侧,才能进入。网易财经在现场注意到,自住房业主入口处正对着的是工地,不时有施工人员经过。

自住房入口处也有龙湖保安,只有业主才能出入,入口前的空地上仍有施工迹象。
自住房业主陈伟目前还没有收房,他告诉网易财经,目前自住房学府苑的交房率很低。
陈伟是2015年中旬开始申请政策房的,2015年底摇上了号。当初的购房价格是2.2万/平方米。在他看来,当时周边普通小区的房价在2~3万元之间,好一点的小区房价在3~4万,“所以网上说我们占了多大便宜的事不太成立。”
网易财经了解到,在首开龙湖天璞周边,还有其他开发商的楼盘也存在“一地两房”的情况。一位附近的司机告诉网易财经,周边有不少两限房和回迁房。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的东坝,一直以来是保障房、经适房的集中地。从2013年开始,经过首开、恒大、保利等众多房企的拼抢,东坝区域楼面地价一路高涨。
根据有关政策,两限房拿到房本后5年可以办理商品房转换,只要完成转换就可以上市交易,并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和限价房价格之差的一定比例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
据此便有商品房业主认为,自住房业主正是看中了几年后的套利空间,才要求开放隔离。
不过陈伟告诉网易财经,他们收房后办理房产证要2年多,再此之后的5年才能上市交易,而且自住房业主都是首套房,据他所知,大部分业主都是买来自住。
他买到的房子全款200余万元,每月还贷5000余元,建筑面积接近90平方米,但实际使用面积是60多个平方,“公摊特别多”,他认为开发商将更多的公摊面积算在了自住房业主这边。
有自住房业主在2017年中旬来小区验房时,发现两个小区完全隔离的问题。此后几个月,自住房业主们便多次向住建委、消防部门、城管、房管局、市建委等多种渠道投诉相关问题。之后,他们还发现了更多问题,比如绿化率不达标,容积率上升,入口道路较窄,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陈伟说,他能理解商品房业主,据他所知,超过一半的自住房业主也不是一定要坚持拆掉隔离,而是希望开发商能按照合同,实现和补足承诺的容积率和绿化率。
在现场,网易财经看到,自住房入口处确实比较狭窄,人行通道若是两人并行,就会有点拥挤,“如果是推婴儿车的,都不好走。”陈伟说,对于他们来说,更担心的是可能的安全隐患,“200多户业主目前只有这一条出入口,而且人行通道紧贴着一楼住户窗下,若有高空坠物,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