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经济热点时代来临 “智慧睡眠”赢发展新拐点
2022-11-06
晚上睡不着、入睡难、半夜容易醒、深睡时间短......白天黑咖啡、晚上褪黑素,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近40%发生在成年人群体之中,近六成集中在90后群体。
为了拯救国人的睡眠,越来越多的企业跑步入局,从保健品到助眠黑科技,从眼罩、耳塞、睡眠监测设备,到乳胶枕、智能床、智能床垫等等,一应与睡眠相关的产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当“睡眠”问题成为当下的普遍现象之时,家居行业又应该如何去布局?在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之中,家居行业应如何突围?智慧睡眠产业蓬勃发展之际,又该如何征战“下半场”?
5月28日,由新浪家居与居然之家共同发起、新浪家居平台、居然之家直播平台、央视网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的《中国家居品牌说》-家居家装行业领袖论坛大型系列论坛--“智慧睡眠,抢跑睡眠经济下半场”在线上召开,十余位行业大咖围绕着睡眠文化、睡眠经济、智慧睡眠展开热烈讨论。
文化崛起 睡眠经济热点时代来临
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睡眠市场在2021年,已经达到了4156亿元,过去5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11%,聚焦在大家居行业,关注“睡眠”问题的品牌也在逐步攀升,角逐这片红海。
居然之家集团执行总裁王宁介绍,聚焦于居然之家,软床类店面经营面积从2020年的85万平方米增加到了120万平方米,这一增长速度仅次于智能家居(电器)和定制家居,排在第三位,而在销售额层面更是由2020年的85亿猛增至120亿,一年时间增长比例超过80%,占居然之家总销售比例接近一成。从这两方数据来看,不难发现,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睡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的睡眠文化正在崛起、睡眠经济正在迎接着属于品类的热点时代。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睡眠文化的觉醒相对滞后,国际上早已将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公认为三项健康标准,不过从积极的层面来看,今年的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良好睡眠,健康同行”,再加上消费者对于健康睡眠的关注在今年也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上,当谷爱凌、高亭宇等知名运动员强调自己每天要保证10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之时,一时间也成为了年轻人的“健康圣经”。正是基于消费者对睡眠文化的关注,也为睡眠市场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如乐德飞翼大中华区CEO张艳梅指出的那样,“市场需求的转变,健康睡眠观念的提升,催生了床垫产品的迭代升级。”她表示,过去消费者在选择床类产品时更加关注性价比,而今则更加注重健康睡眠。她直言,消费者的诉求给床垫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已成为当下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对此,慕思集团副总裁盛艳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指出,当前,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转变,对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对于睡眠品类的企业而言,则更要加速研发,通过不断地更新迭代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拯救睡眠 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次论坛伊始,各位嘉宾按照“夜不能寐”、“半梦半醒”、“更长梦短”、“好梦难成”、“高枕安卧”五个关键词根据自身睡眠情况进行了选择,其中“半梦半醒”、“好梦难成”成为嘉宾们的睡眠常态,大多集中在入睡难、半夜易醒、再度入睡困难、深睡时间短等问题。不过也有嘉宾表示,通过床品等辅助手段有效地提升了睡眠的质量。
尽管目前消费者仍然会遇到诸如睡眠监测系统,监测到睡眠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但这并不能抹煞智能化对于睡眠产业的加持。对此穗宝集团营销总经理蒋义龙直言,智慧睡眠并非噱头,智慧睡眠未来将会成为睡眠产业的一道分水岭。他指出,科技的趋势是不可逆的,同样消费者认知的改变也会加剧智慧睡眠的发展
无论从大环境来看,或是聚焦于大家居行业,科技与智能都是难以逾越的关键词,居然之家集团执行总裁王宁指出,2020年,是数字化时代与传统工业时代的分水岭,全球数字化进程也在飞速发展,他表示,在这一进程中,整个家居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从增量竞争时代进入到存量竞争时代。“当下的竞争时代不是春秋时代,而是战国时代,想要突出重围,首先要将产品的颗粒度做到更加精细”,同时王宁还表示,居然之家正在迎合消费升级趋势,聚焦智能睡眠,在卖场打造智慧睡眠展示和体验专区,着力提升消费者心智,他也希望行业内的企业同仁们能够从睡眠市场的红海竞争中游弋出来,进入到更为广阔的智慧睡眠的新蓝海。